思源 追寻 致远           304am永利集团“接诉即办”热线电话:0826-2256345

学校举行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

作者:人事处来源: 人事处 时间:2022-09-09 11:03:43关注 :

9月8日上午,学校在春晖楼四楼会议室召开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表扬一批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全体在家校领导、学校部分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获奖教师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新入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义全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邓廷奎主持。

王义全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受表扬的教师代表表示祝贺,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表示,回首过去,学校奋力追赶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浪潮,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发展,大踏步进入了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王义全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担负着青年一代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神圣使命。全体教师要铭记育人使命,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克服本领恐慌,做好推动学校发展的“奋斗者”;坚持师德标准,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大先生”。王义全希望全校教职员工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要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继续发扬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袁祖洪宣读表扬文件。会议表扬了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学校首届“最美”教师,2021年度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者代表等。

颁奖仪式上,王义全为获得学校首届“最美”教师的代表颁奖。获奖教师代表朱媛、高层次人才代表孔新海、新入职教师代表胡超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先后在会上发言。

附:

在学院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上的发言

孔新海

(2022年9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作为教师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到非常荣幸。今年也是我人生中的第10个教师节。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满满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学校为我的成长和进步创设了最好的条件,提供了最大的支持,今天又授予我首届“最美教师”的荣誉称号,这是对我的最高褒奖和鼓励。借此机会,我要向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大家教师节、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回首来时之路,常怀感恩之心。九年来,我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自我剖析,成绩的取得主要源自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学校大力营造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环境。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线教师,大家都非常尊重人才,以我自己为例,每当领导和同事们以“博士”亲切称呼我时,让我感受到了信任和尊重,也就更加信心十足、干劲百倍。学校也从待遇上、事业上、生活上时时处处为我们高层次人才着想,不仅在全市率先实行发放教授、博士津贴,解决家属工作等人才政策;还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大胆起用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管理岗位,并经常召开座谈会倾听我们的声音,荣誉奖励也优先向我们倾斜。各种各样贴心、暖心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了高层次人才许多实际问题,真正让高层次人才安心舒心地在学校努力工作。

   二是学校全力提供了个人发展、个人成长的广阔舞台。近年来,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各项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来到学校后,有幸参与了学校示范校、优质校、双高校建设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全程见证了学校跨越式发展过程。在2013-2016年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期间,我参与了2个校级示范性项目建设以及省级示范终期验收;2017年至2020年,全程参与了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申报、建设和终期验收工作;2021年以来,又参与了省级“双高”建设项目申报、“诊改”复核以及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工作。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我切身体会到,教师只有将自身发展真正融入到学校发展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的长足进步和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参与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学校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也更感受到广职人那种“艰苦创业”的韧劲和拼劲。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此次获评“最美教师”,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坚信广职院的未来也一定大有可为!

上一条:学校召开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及开学工作专题会议

下一条:讲好新学期“廉政第一课” 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关闭

    版权所有©304am永利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安全入口地址:广安市广安区滨江东路98号邮编:638000  值班电话:0826-2256115  蜀ICP备19006359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77号